【GRE 趨勢】直訪美國教授— GRE 還重要嗎?

📌 本篇 Highlights

‣ 現在不少學生選擇不提交 GRE,對此教授並不會對申請者有什麼負面詮釋。
‣ GRE 重要性降低,使得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如 GPA、研究發表、面試表現。
‣ GRE 對「非名校畢業」的申請者來說,意義會比較大。

前言

大家好,我是字神帝國的李碩老師!疫情後,美國許多研究所明訂 GRE Optional,到底是真心覺得你可以自行決定繳交 GRE?還是根本是句潛台詞,私心仍是希望看到你的成績呢?

針對此議題,詢問握有錄取決定權的教授應是最準的,所以我發了超過 50 封信,給今年 (2023) Program 為 GRE Optional 的教授,希望能為大家找到一些答案。

截至目前,我其實只收到下面 4 封較有資訊性的回覆 (分別來自 Duke ECE 碩士班主任 Paijic & 總召 Turner、UIUC ECE 系主任 Hajek、Texas A&M ECE 研究所主任 Hu、Texas A&M 工程學院副院長 Walker),但我想內容已足夠豐富,所以趕快整理起來跟大家分享!

GRE 的繳交現況與重要性

Duke 跟 Texas A&M 的回信都有提到現在繳交 GRE 的學生已少非常多,仍採 GRE Required 的科系申請人數都顯著下滑了。這完全可以想像得到,我想我們身邊都有朋友是直接策略性不申請 GRE Required 的 Program。

Texas A&M 副院長表示,教授們明白現在只有高分才會被提交,若不交成績,「that could just mean that they saved the expense of the exam」,所以教授並不會有什麼其他負面聯想。他更分享經驗:「When I was Graduate Advi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 shifted our focus to the student transcripts – GPA and grades in individual courses in ma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 did not look at GRE scores」。

UIUC ECE 系主任則說,系上教授對於 GRE Optional 的意見是「evenly split」,仍有一定比例的教授認為 GRE 是「meaningful 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而若不要求學生交 GRE,往好處想,或許能「increases the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applicants」。系主任透露,該系是讓每位教授決定自己想錄取的學生 (each professor makes selections/offers on their own),可以自行決定想著重哪些標準,因此也就可能看也可能不看申請者繳交的 GRE。

由此可見,GRE 的重要性其實已降低不少,教授們也都認同其他資料佔比更重 (other el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carry more weight)Texas A&M 副院長認為過往研究經驗 (prior research record) 絕對比 GRE 重要,UIUC ECE 系主任則說:「Most often nowadays professors ask to meet with candidate students over zoom」。透過視訊,學生給教授的感覺更為真實,也更能瞭解申請者的研究興趣。

所以到底誰還需要 GRE?

❶ Either 畢業學校知名度不高 or GPA 不高的學生
「A student with good grades from a good school (e.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etc.) does not need GRE scores」Texas A&M 副院長對台灣感覺滿瞭解,直接點名台大、清大等名校學生只要在校成績、與科系相關之課程成績夠好,就無需繳交 GRE 成績。當然如果你是這些名校的學生,GPA 不高 (如低於 3.5),可能還是得靠 GRE 補一下。

同為 GRE Optional 的 Purdue ECE 其實也提及類似想法:「Be aware that applicants with a lower GPA or from a school that Purdue ECE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 may benefit from providing strong GRE scores」。

這些美國名校對台灣名校畢業的學生已有一定程度的好感,所以弱化了名校畢業學生的 GRE 成績要求。針對「畢業學校名聲重要性」,歡迎參考我這篇文章

因此我誠心建議,如果你本身還在台灣頂尖大學 (我覺得有一個判別的指標,是參考就讀 / 畢業大學的國際姊妹校締結狀況,看一下其美國姊妹校的排名及多寡) 就讀,就趕快衝一下 GPA 跟重點課程的成績吧!若還能多跟上一些研究,基本上 GRE 真的已不是重點;相反地,若你在台灣就讀或畢業的大學在國際上較不知名,GRE 對你來說就相對重要,是彌補校名 (lower rank) 的好機會!

❷ 想展現自己有研究思維者
與 UIUC ECE 部分教授想法相同,GRE 對 Texas A&M ECE 研究所主任來說「are definitely helpful in assessing students’ preparation for graduate studies」。

此回應特別值得「完全無研究經驗的大學生」注意。研究所絕對重視「研究能力」,但也不是每一位學生大學時都擁有做研究的機會,我想教授們也可以理解。但在端不出任何研究發表的狀態下,那麼至少也要展現自己已對研究所課業做好準備的「企圖心」。GRE 所測驗的,正是研究者會用到的語言、數理、邏輯思辨能力,因此對某些教授來說 GRE 就能作為「研究潛能」的參考指標。

❸ 欲申請獎學金者
若你欲申請的 Program 有提供獎學金 (基本上所有的博士班及部分碩士班會提供),那麼 GRE 也會有一定的用處。據 Texas A&M 副院長說法,教授在決定要不要給 funding offer 時,會特別考量全部可得的資料 (all available information),所以有 GRE 成績的話,他們就會看。因此副院長強調:「I would recommend that PhD applicants with a good GRE score submit it, even if it is optional」。

不過同樣地,若你已是台灣名校畢業且在校成績也很不錯,那在爭取 funding 這件事上,就會如副院長說的「the GRE adds little value」。所以總得來說,我個人真心覺得,在台灣就讀的校名在申請上真的是個滿決定性的因素。講白了,頂大的優質學生誰不想收呢?不是只有補習班這樣,國外大學也是一樣。若你是名校學生,真的要多多感謝學校、學長姐已樹立的口碑。

準留學生們下一步該如何走?

如果你是需要 GRE 的同學,接下來可能會問,那要幾分才會是教授口中的「good/high score」?這問題其實也沒有一個正解,不過下表或許會是個不錯的參考,這是我蒐集許多 Program 資料所整理出的一個「領域-目標分數」表。

分數當然沒有人在嫌高,不過就我訪問教授後的感覺,我並沒有覺得 GRE 有像以往佔據那麼多的份量,所以追求非常高的總分不太是現在留學準備的主流思想,把心力花在自己領域重視的科目分數上 (如上圖所示,理工重 Q,人文重 V),並努力衝高托福 / 雅思,會更值得些。就如 Texas A&M 副院長所說,「the TOEFL/IELTS exams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countries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not English」,而口語能力提升,也才能應付 UIUC ECE 系主任說的「Zoom 面試」。

此次採訪僅是眾多科系的冰山一角,不代表所有 GRE Optional 的科系都是這樣想。不過台灣很少見得這種教授直訪,我很希望能善用我自己新聞系所學,讓台灣留學生能在申請留學這個黑盒子裡再多看到一點光,不要盲從。尤其最近有太~多人在問自己考了幾分幾分到底要不要交成績,我希望這篇文能讓這些同學找到答案,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焦慮 GRE 繳交與否上。如果你身邊也有同樣很焦慮的人,歡迎把這篇傳給他!

最後,送上 UIUC ECE 系主任給準留學生們的建議:「Advice to students would be to develop interests and expertise according to passions, a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entorship, and then look online for individual faculty members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work with and directly contact them outside the application system

祝大家考高分之餘,在專業領域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貴人教授!

※ 以上採訪於 2023 年 11 月進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